学小朋友讲话变结巴 医生:紧张焦虑可引发口吃
2016-09-06 09:49:18厦门日报 楚燕查看次数:683
东东在幼儿园时,看到小朋友说话结结巴巴,觉得挺好玩就模仿起来,刚开始只是偶尔说话带点结巴,但上小学后变严重了,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东东因此变得胆小、害羞,不敢与同学讲话。日前,家人带他到儿童医院咨询。
儿童医院康复科康复师吴芙蓉说,口吃是语音节律障碍的一种,表现为言语不自主地重复,发音的延长或停止。在学龄儿童中,口吃发生率为1%-2%,男孩比女孩多2-4倍。2岁-4岁儿童的口吃大部分是暂时性口吃,随着年龄增长,表达能力提高,口吃现象会消失,因此父母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话结巴时不应过多指责,以免造成心理阴影。
口吃可能是心理与生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遗传因素:有报道称,口吃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2、精神刺激:父母离异、环境突变、严厉的惩罚、突然强烈的惊吓等,均可能成为口吃的重要发病原因。3、模仿他人口吃: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模仿别人口吃后也会造成口吃。4、父母过分严厉:孩子说话不清时,父母立即打断、纠正、指责,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越紧张越容易结巴。5、躯体因素:比如猩红热、流感、麻疹等,可影响大脑功能,使患儿易受精神刺激引起紧张过度,发生口吃。
吴芙蓉给口吃患儿的家长提供了几条建议:
1、让孩子唱歌、念儿歌、讲故事或复述快乐的事,锻炼其说话的连贯性。
2、为口吃的孩子创造愉快安定的环境,如带去游乐场、公园玩,让孩子自由表达。
3、帮助孩子树立治愈口吃的信心,多鼓励,少批评。
4、减慢孩子说话速度,当孩子不再口吃时,再慢慢提高其说话速度。
5、让孩子说话时降低音量,轻声说话能有效防止口吃。
6、孩子在讲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时,要使其缓慢地、轻轻地发出音来,然后向第二个字轻轻滑动。
7、多数孩子无需药物治疗,对于焦虑症状较重的口吃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
儿童医院康复科康复师吴芙蓉说,口吃是语音节律障碍的一种,表现为言语不自主地重复,发音的延长或停止。在学龄儿童中,口吃发生率为1%-2%,男孩比女孩多2-4倍。2岁-4岁儿童的口吃大部分是暂时性口吃,随着年龄增长,表达能力提高,口吃现象会消失,因此父母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话结巴时不应过多指责,以免造成心理阴影。
口吃可能是心理与生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遗传因素:有报道称,口吃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2、精神刺激:父母离异、环境突变、严厉的惩罚、突然强烈的惊吓等,均可能成为口吃的重要发病原因。3、模仿他人口吃: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模仿别人口吃后也会造成口吃。4、父母过分严厉:孩子说话不清时,父母立即打断、纠正、指责,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越紧张越容易结巴。5、躯体因素:比如猩红热、流感、麻疹等,可影响大脑功能,使患儿易受精神刺激引起紧张过度,发生口吃。
吴芙蓉给口吃患儿的家长提供了几条建议:
1、让孩子唱歌、念儿歌、讲故事或复述快乐的事,锻炼其说话的连贯性。
2、为口吃的孩子创造愉快安定的环境,如带去游乐场、公园玩,让孩子自由表达。
3、帮助孩子树立治愈口吃的信心,多鼓励,少批评。
4、减慢孩子说话速度,当孩子不再口吃时,再慢慢提高其说话速度。
5、让孩子说话时降低音量,轻声说话能有效防止口吃。
6、孩子在讲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时,要使其缓慢地、轻轻地发出音来,然后向第二个字轻轻滑动。
7、多数孩子无需药物治疗,对于焦虑症状较重的口吃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