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医院血液科风湿免疫科技术和服务备受称赞
2016-08-25 10:07:51厦门晚报陈满意查看次数:465
■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的医护人员给患者送去生日祝福和礼物。
“医生和护士都很负责,每天早晚都有人过来检查,非常细心。开水瓶没水时,她们还会帮忙打水。”对厦门市第二医院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医护人员,患者阮先生和家属连连称赞。
在“全国人文医生”陈旭艳主任的带领下,该科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备受称赞,而科室的人文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每天都在传递着关爱与温暖。
【人文关怀】
患者要放弃治疗 她追到电梯拦住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能治病救人的技艺,还要有为患者负责的服务态度。
今年初,28岁的丁先生常常觉得胸闷、气喘,来到市第二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一听是白血病,丁先生以为无法治愈,想放弃治疗,说了句:“我不治了!”拿起包,往电梯方向走去。参加会诊的陈旭艳追了出来,在电梯门关上之前,把丁先生拦了下来。她说:“如果你要转院,我没意见,但如果你要放弃治疗,我是不会让你放弃的。”
“慢性白血病与急性白血病是有区别的。”陈旭艳说,“慢性白血病多数不需要骨髓移植,通过靶向治疗,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当成慢性病治疗。”在陈旭艳的说服下,丁先生选择了治疗。经过多个化疗阶段,他渐渐度过危险期。虽然现在还需要用药、治疗,但身体已明显好转。为此,丁先生十分感激陈旭艳,也更加信任她,还与医护人员成了朋友,今年端午节,还带着粽子与大家分享。
得知患者困难后 全科室捐款捐物
医生无法挽救每一个生命,但可以用真诚换来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半年前,50岁的童先生因为头晕、牙龈出血,来到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就诊,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他打算放弃治疗。
陈旭艳带着医护人员多次与他谈心。原来,童先生的妻子不久前因肝癌去世,为治疗还花去了大半辈子的积蓄,而唯一的儿子刚参加工作。他想着给儿子留点钱结婚,没想到自己却身染重病。陈旭艳安慰他:“生病了还是应该让您儿子知道,要尽早治疗。有什么难处,尽管对我们说。”
童先生的儿子说服他接受治疗,还拿出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治疗期间,儿子忙于工作,没办法常到医院来,陈旭艳及科室的医护人员都会帮忙照顾童先生,帮他倒水、买饭。
由于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童先生的病情恶化,住进了ICU。巨大的经济负担,让他难以维持治疗。陈旭艳和李华医生得知后,给他捐了2000元住院费,其他同事也捐物捐款。童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在临终前说:“在生命的最后,得到你们的帮助,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也想帮助更多的人。我愿意捐赠我的遗体帮助医疗事业的发展。”经相关部门协调,童先生成功捐献了眼角膜,遗体捐赠给厦门医学院。
【提升技术】
坚持边工作边学习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陈旭艳从医30年,胸怀对医生这个职业热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今年7月15日,陈旭艳荣获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全国人文医生”荣誉称号。这是厦门市第二医院百年以来首位获得全国性人文医师称号的医生。
作为血液科风湿免疫科行政主任,陈旭艳认为,“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是科室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她带领全科人员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苦练基本功,学习新技术、新疗法。
在科室人员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陈旭艳坚持派送各级医师前往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进修学习,使每一名医师都成为本专业的技术能手和科室的骨干力量。该科利用先进设备开展各项诊治,先后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配合血浆置换综合治疗恶性肿瘤、肝功能衰竭、风湿免疫性疾病和急性中毒等,所开展部分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患者就诊,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给了医生,是对医生的信任。医生与病人应站在同一角度,目标一致才行。减轻患者痛苦,让他们微笑而归,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血液科风湿免疫科主任 陈旭艳
【科室名片】
血液科风湿免疫科
厦门市第二医院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前身为厦门市第二医院内科血液组(原址在鼓浪屿),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院的搬迁及二级分科,目前血液科风湿免疫科设立病床50余张,并设有血液科风湿免疫科专科门诊和住院病房。除了有整洁干净的专科病房、无菌层流病房,该科的血液实验室(骨髓分析系统、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完整,还引进了德国费森尤斯COM.TEC血细胞分离机。科室90%的医生获得硕士学位,并有血液科风湿免疫专科护士及实验室人员,合理的梯队建设成为科室蓬勃发展的基础。
成立8年来,血液科风湿免疫科连续四届成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血液学基础理论与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风湿免疫学基础理论与诊疗技术学习班”,邀请了大量国内血液、风湿领域的知名专家授课,不仅提高了本市本院血液、风湿专业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为带动福建省各地医院血液学、血液专科和风湿免疫病、风湿专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