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提高厦门国际化水平

2016-07-13 10:20:35厦门日报佚名查看次数:575

  2008年6月1日晚,运载着202名四川地震灾区伤员的专列抵达厦门火车站,其中162名伤员被安排在厦门市的六家三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福建省调集包括厦门40辆救护车在内的全省各地市122辆救护车,汇聚厦门火车站接运伤员。图为厦门救护车将伤员运送出厦门火车站。 (资料图片 姚凡 摄)

  
  今年6月20日,与会者在市政协十二届四十七次主席会议上观看播放的PPT。  ( 姚凡 摄)

  6月20日,市政协举行十二届四十七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强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开展专题协商。来自我市各民主党派、相关界别及部分政协委员踊跃发言,从制定法规制度、构建立体医疗急救体系、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医疗急救保障体系、完善院前急救模式、加大社会参与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版摘要刊登。
  抓紧制定出台相关法规
  徐楚炫(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副秘书长、教科文卫委主任):建设体系完备、水平较高的医疗急救体系,对我市全面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抓紧制定出台医疗急救的相关法规,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在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将救护培训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和素质教育的范畴;完善院内急救规划布局,制定院内急诊科室建设标准,明确分级救治和转诊分流制度;扩大配备必要急救器械、药品的场所范围,扩大急救培训的覆盖面,明确社会急救培训主管部门;加强专业急救人员队伍和志愿者建设;强化对施救者的法律保护;保障急救车的优先路权;对滥用急救资源的行为给予处罚;加大对急救医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力度;完善紧急医疗救助的补偿机制;高危及特殊行业的企业根据其规模配备急救人员;整合各单位和部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120与110联动机制,强化120的指挥调度职能;制订急救网络航空医疗救援管理制度、医疗急救规范、医生准入制度等。

  建设海陆空立体救援体系
  黄格成(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秘书长):建设海陆空立体医疗救援体系,开通空中医疗急救通道,制定厦门市急救网络航空医疗救援管理制度、医疗急救规范、医生准入制度、保险介入等制度。将商业直升机公司纳入我市的120体系,简化直升机启用审批程序。遇有危重病人需进行航空急救时,由120直接联系飞行部门,报航管部门和空军批准后实施。争取国家卫计委的支持,在五通附近筹建国家级水上医疗救援中心,实现海陆空一体化救援无缝对接,提高厦门经济特区整体医疗救援水平。完善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构建以基础网络运营商和120系统联网的急救定位系统;构建急救交通应急保障调度体系;构建院前急救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手持急救信息终端系统。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定位信息上传、调度指令接收、急救过程状态信息反馈、移动语音通话、全国电子地图导航、急救管理信息回填和医疗知识查询支持等功能;与医保支付系统、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及定点医院的信息对接,提高院前医疗急救的准确性和快捷性。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柯明哲(市政协委员,民建厦门市委秘书长):面对跨岛发展战略的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面临更高的标准和更繁重的任务,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动用更多的资源,这就需要营造社会化和标准化兼备的“大急救”系统,有效地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积极营造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环境,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运作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采取积极有效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开辟公益性空中应急救援通道。建立急救中心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实现120手机报警快速定位。与软件开发企业合作,开通120手机“急救App”定位报警系统。积极而又稳妥地探索商业运作模式。加强部门配合,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相关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公共空间。加大社会参与力度,进一步完善急救厦门模式。最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建设急救志愿者队伍。

  构建“混合型”院前急救体系
  齐晓玲(市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结合国内各地模式的优点,着眼于急救中心急救力量的可持续拓展、增强和人员队伍稳定,构建一个独立为主、依托为辅的“混合型”院前急救体系。这样既能保证有一定规模的应急保障力量,又能引入新生力量缓解目前我市院前急救超负荷压力,同时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编制负担。为此建议方案一:将主要城区站点依托院前急救网络定点医院管理,人员、设备、场地等由医院负责,政府以购买服务形式对医院急救出车给予补贴;市医疗急救中心直接负责偏远地区站点建设和管理,并保证一定的急救力量用于全市应急调度使用。同时,将乡镇卫生院纳入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市卫计委委托市医疗急救中心对全市所有站点进行监督考核。方案二:市医疗急救中心保持原有站点和功能等不变,将规划新增的站点纳入院前急救网络定点医院建设管理,政府对站点建设给予补助,新增站点出车、人员及待遇由定点网络医院负责,政府以购买服务形式对网络医院急救出车给予补贴。

  增加急救站点和救护车
  赖妙宽(市政协委员,民进厦门市委副主委、民进界别活动小组召集人):医疗站点的布局和救护车的配置,关系到急救的时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达水平和生命关怀,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市现有16个急救站点,40辆救护车,是按2009年末第六次人口普查前,以总常住人口252万人来设置的。目前我市的常住人口已近400万,救护车应配置80辆,急救站点应建26个。根据《厦门市急救中心专项布局及近期实施项目选址规划》,到2020年我市需设置32个急救站点,因此急需加强我市急救站点的建设。救护车是救命车,应高标准配置,确保万无一失。天津、上海等地的救护车,每辆的价格(车身价格和车上医疗急救设备费用)在100万元至120万元之间,我市的救护车标准远低于其他城市。市急救中心现有的40辆救护车中,有4辆是负压救护车,为特殊病种专用,这些救护车的车身加改装的价格平均在26万元左右,绝大部分车龄较长,车身陈旧,配置老化,必须尽快更新和提高救护车的标准,增加救护车的数量,以确保及时安全的医疗急救。

  开展医疗急救社会化培训
  郑建玮(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医院首席主任医师):开展医疗急救社会化培训,以社区为切入点,加强慢性病急救培训,鉴于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专业性强、组织健全和深入社区等特点, 建议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有效地开展面向针对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日常危急重症处理,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哮喘、低血糖等方面的急救培训,推动“全民急救”的发展。以JCI认证为契机,引进国际标准化的培训模式,由市卫生部门牵头,引进国际标准化的培训模式,面向社会开展急救培训,根据国际急救考核标准,对参加培训且考试合格者发放统一的资格证书,定期复训和年审,使医疗急救社会化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抓住特殊行业培训,构建社会化急救网络,政府可对从事高危岗位及特殊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的急救培训作出明确规定。依托校园教育,推动急救知识普及,建议教育部门将急救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急救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课时计划,采取培训机构与学校联合教学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系统、连续的培训。

  建立公众急救培训体系
  刘家俊(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副主委,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以立法形式保护施救者权益。市政府尽快对公民救助行为立法,鼓励那些具备急救技能的市民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建立面向公众的专业急救知识培训体系。把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作为政府一项工作来抓,由政府出资建立专门的培训场所及专职培训人员,面向更广大的社会人群进行免费公众培训。可在社会上招聘一些热心公益事业、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心人士,参加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培训,或与国际及国内培训中心协作,培训专职或兼职的种子教员以缓解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人员不足的状况。提升特殊人群的院前急救技能。对巡警、消防官兵、野外作业人员、出租车司机、导游、公共场所服务员进行必要的急救技能培训。建议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上述特殊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组织复训。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建立专业急救知识宣传网站。

  加大医院急诊部门投入
  杨谦(省政协委员,台盟厦门市委副主委、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以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做好我市急救体系建设的战略发展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医院急救科室建设,适当提高急诊收费标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减少“假门诊”对急诊医疗资源的占用。严格按急诊分级就诊流程对病患进行分流,尝试开设“夜间门诊”,由各相关科室负责,对于非急症病人,疏导到夜间门诊就诊,减轻急诊科室负担。提高急诊医生、护士的待遇,以急诊津贴或急诊夜班补贴的形式增加急诊科室人员收入。鼓励年轻医师到急诊科室轮岗,增加实践经验,可要求在职称晋升前需有适当时限的急诊科室工作经历。妥善安排“老急诊”出路问题,让人员有序、顺畅流动,打造几支技术过硬、人才荟萃的急诊队伍。进一步加大对急救医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力度。由民政部门开设“爱心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对于“三无病人”和癌症重症患者,超过72小时抢救期,可以转送到这些医疗机构,由民政部门而非医院急救科室来承担这些社会责任。进一步完善急救场所建设,新建的急诊大楼,要充分考虑急诊需求,科学合理规划急诊诊疗区。财政给予专项经费,用于急救设备的更新换代。

  稳定院前急救医务队伍
  黄秀惠(市政协常委,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实行全额拨款、差额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总量控制,内部绩效考核方式,以调动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取混合型急救管理模式,以解决急救站点、编制、人员及出口问题。根据中心站点设置的需要将现有符合条件医院的急诊科纳入院前急救网络定点医院的布点范围,由市急救中心“统一受理、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考核、统一管理”,并坚持救急、就近、快速救治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编制、场地的负担,还能盘活各急救网络定点医院的救护车使用效率,做到资源共享,方便群众的需求。提升专业发展空间,降低职称晋升难度,畅通急救医务人员的职业晋升渠道。出台分流急救医务人员的分流政策,让年满45周岁的一线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表现称职的,根据意愿转岗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各急救网络定点医院,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适当调整收费价格,改善急救资源的合理分配。
  强化市民和企业急救培训
  俞娟(市政协委员,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应急救护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目前我市参与急救培训的不足5%,而拿到证书的市民不超过常住人口的2%。对策及建议:政府重视和支持积极营造救护培训氛围,加强顶层设计,争取早日出台地方配套规定,对救护培训工作做出规范,对企业相关高危行业,形成规范的制度规定,并将应急救护培训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列入效能建设和文明单位考核指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救护培训质量基础。可由医疗卫生机构、教育部门、红十字会等建立协商机制,逐步建立以专职师资为主导,专兼职师资共同发展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大培训投入。市、区、街(镇)每年将应急救护培训作为民生项目均列入财政预算,加强监督管理。同时探索基地化应急救护培训新模式。

  (注:按发言先后排序。)
  【提案选登】
  推进网上医疗咨询  探索在线诊治
  发展我市互联网医疗
  ●致公党厦门市委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医疗开启了医疗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我市互联网医疗发展较快,形态多样,总体在全国前列。目前,已建立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云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数字化医院建设成效显著,极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疗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实现医疗资源集约利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步伐加快,实现城乡全覆盖;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提高,为管理服务提供决策参考。特此建议:
  1.以慢性病诊治为试点,推进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探索互联网医疗诊治。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发展较慢,病情波动不大,又需长期复诊、调整用药量,而且这类病人数量众多,占用不少医疗资源。因此,建议将服药后病情稳定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患者先纳入在线咨询服务范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互联网医疗诊治,再逐步推广到其他特殊的慢性病,进而探索扩大通过互联网医疗开展在线诊治的办法。
  2.明确远程会诊费用纳入医保范畴,推进各医院会诊平台资源的集约利用。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支撑环境,形成统一的区域性互联网会诊平台,作为互联网远程会诊平台有力的补充,在实现与国内先进省市共享医疗资源的同时,实现本市各级医院医疗资源共享。建议提高远程会诊收费标准,使之与远程会诊医院收费标准相适应,并纳入医保报销或部分报销范畴,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建立远程医疗操作规范与运行机制,提高医院医生开展远程会诊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利用会诊平台资源。
  3.加快医疗云建设步伐,推动医疗云良性运行。加强医疗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扩容储存量、提高传递速度,以减少各医院重复建设,使医疗资源实现真正共享。医疗云建设应涵盖全市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出台扶持政策,如对医院投资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补贴等,鼓励更多的医院参与医疗云建设,在做大医疗云存储的同时实现医疗云端良性发展。
  4.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互联网医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加大信息安全及健康隐私建设,完善信息查询隐私控制措施和第三方新接入查询患者授权机制,对发生信息泄露的企业予以严厉处罚。明确互联网医疗信息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方式,以及信息拥有者、使用者的权利与法律责任等,加快医联网医疗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我市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推进互联网医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市民提供健康预警和健康咨询等服务。
  5.要加强互联网医疗信息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出台政策支持传统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疗企业之间信息技术人员的交流、培训,加快互联网医疗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把互联网医疗技术人才作为医院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内容。尽快建立机构健全、队伍完备的卫生信息中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力量,以确保卫生信息化各项业务及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正常运行。

  推进“互联网+”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民革厦门市委
  厦门已步入人口结构老龄化城市的行列。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设施配备完善、服务质量专业的养老机构往往价格较高且床位紧张,无法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居家养老成为常态。但是传统居家由子女或社区养老的模式,无法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如果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能够享受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全面的服务,将更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更容易为老年人所接受。“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居家养老的全方位服务提供了可能。
  “互联网+养老”,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养老服务业进行改造升级,也是养老服务产业链的拓展。因此建议:
  整合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其中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家庭、居民自治组织;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网,在有效保护老年人隐私权等前提下,储存可共享的居家养老老年人基本信息;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使其成为连接各个服务组织和机构的枢纽,实现养老服务现代化、高效化、个性化;充分发挥物业机构的作用,可资助、鼓励服评价好、满意度高的物业公司与店家、家政服务公司、社区医院等合作开展相关增值服务,将业务延展到“互联网+居民养老”产业链中。
  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不仅能破解养老难题,还能带动整个信息化产业链的加速发展,成为保障民生、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进转型的重要动力和“美丽厦门”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亮点。

  〉〉〉名词
  “互联网+居家养老”
  “互联网+居家养老”实施模式主要是接入物联网设备,形成资源网,将老人佩戴式设备数据传输到数据库,利用家用摄像头,可供察看和记录老人活动状况;给老人佩戴GPS定位器,随时将老人的行踪发给亲属及或照护人员,便于精准锁定老人位置。通过这些数据,利用互联网,搭建系统平台,老人通过手机、电脑、电话发出服务需求后,该平台将做出回应并提供针对性服务。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6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