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医者仁心:8年如一日救治“烂脚病”老人,风雨无阻

2016-06-03 09:16:09未来网贺卓辉查看次数:438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是柯城区乃至衢州市的集体荣誉。”从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完节目走出来,万少华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一直在强调,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坚持的了的,他只是团队的一个代表来北京领奖而已。
  5月23日下午,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了万少华先进事迹。在录制现场,宣读了中宣部关于“时代楷模”万少华的表彰决定,颁发了“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搜索万少华之前的报道发现,他的名字从来没有单独出现过,后面总是加上两个字:团队。
  2009年3月,浙江省民政厅在衢州市柯城区专门设立了一个帮扶老人试点,柯城区人民医院医师万少华是这一试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也是在这次工作中,万少华发现了这些被“历史伤痛”折磨至今的老人。
  1940年,日军向中国开展惨绝人寰的细菌战,衢州成为日军细菌战在中国的第一战场。战后专项调查显示,衢州市有5294名中国人死于细菌战,而万少华团队在2009年柯城区的调研中,共发现了39位当年日军罪行的幸存者,这一数字在整个衢州市为一百多。
  受难于日军的细菌战,这些老人均有严重的脚疾,也就是俗称的“烂脚病”。据万少华介绍,“烂脚病”给这些老人带来的痛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脚部流血流脓、无法行走,常年处于痛苦之中,有些老人甚至一辈子孤独终老。
  万少华说,最让人痛心的是日军的罪行。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赎
  万少华回忆说,刚刚接触患有脚疾的老人的时候,场面非常震撼,从医十多年的他也没有看过那么震撼的场面。有些老人的家属都害怕接触,医务人员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都感觉到触目惊心。

  但救助团队还是毅然决然挨个走访老人家中,为老人清洗伤口、敷药,一坚持就是8年。


  万少华团队8年如一日救治“烂脚病”老人,风雨无阻。
  医务人员是一个相对比较繁忙的群体。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医院里有很多病人需要帮助。只有下了夜班第二天查完房,他们才有半天的休息时间去探望这些脚疾老人。“谁有时间,谁就下去,坚持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在万少华和团队的努力下,老人们的病情渐渐好转。
  “随着天气转换,老人们的病情会反复,尤其到了夏天,烂脚会愈发臭得厉害。我们会对老人的病情变化做一个诊断,是好转还是变得厉害了;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是否需要调整;更多的是对老人的宣教工作,教会这些老人怎么去护理自己。”万少华确信,老人们有着很好的学习能力。”
  万少华表示,现在,老人们自己或者亲人都学会了基本护理烂脚的方法。救助团队上门除了察看老人病情,还为他们送上药品,一起拉拉家常。现在,老人们从心里都把万少华和团队医护们当成了“自己子女了”。
  为治疗烂脚老人,万少华医疗救治团队要走很远的山路。
  在与时间赛跑的8年时间里,万少华所在的医疗救助团队救助的衢州市柯城区患有脚疾的老人从39位减少到19位。也就是说,8年间,已经有20位老人先后离开了人世。
  “每次看到他们离开,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痛。”万少华对未来网记者说,很多人关注的是8年时间的坚持,而他和团队关注的是,如何让深受“历史伤痛”折磨的老人在晚年生活中减轻痛苦,包括身体的和心理的。

  越来越壮大的医疗志愿团队
  “20位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是让我们很心痛的事情。”万少华坦言,由于数十年的烂脚,加上老人们现在年纪大且患有其他疾病,许多老人已经到了风烛残年,所剩日子不多了。“我们一直在努力,为老人的治疗争取更多、更大的力量。”
  2008年,刚刚发现这些患有脚疾的老人时,万少华团队和学外科的年轻人感到震惊和手足无措,因为他们从没见过如此严重的创面和奇怪的伤口,在“万方医学数据库”里也查阅不到任何资料。
  在医院的鼓励、支持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病史,万少华和年轻人自发学习《黄家驷外科学》《创伤外科学》等书籍。
  万少华团队还一次次上门拜访衢州细菌战真相调查第一人、曾任衢州市卫生防疫站站长的邱明轩,认真研读他编写的《菌战与隐患》《罪证——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孽债难忘》《莫忘历史——抗日战争在衢州》等书籍。

  “这几年我们团队不断在治疗技术上提高,不断的学习,同时在病理医学的研究方面不断请教,我觉得这么多年,我们团队其实很努力。”


  万少华团队的努力已经覆盖到了整个衢州市。如今,在衢州市,每一位因为细菌战而患脚疾的老人都可以得到免费的医疗救助。目前,衢州市各个县市区都已经成立了免费的医疗救助团队。
  万少华及团队的事迹引起了国内创伤修复领域最顶尖的王正国、付小兵、夏照帆三名院士的支持、肯定与关注。2015年,万少华的医疗救治团队获得了以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院士王正国名字命名的“王正国创伤医学发展基金会”第一届特殊贡献奖,王正国院士是中国创伤外科的鼻祖。
  不仅如此,王正国院士号召全国同行一起来关心、帮助、救治这批细菌战受害老人。现在,他们不是一支队伍在战斗,而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爱心人士都在关爱烂脚病老人!他们用温暖人心、鼓舞人心、有力量、正能量的精神默默奉献,为烂脚老人、国家、民族、人民,竭尽所能……
  “每次看到老人那么开心的笑容,我们在无限欣慰的同时,也无限的感慨:每一次下乡去看望老人,每次和这些老人握手告别,也许就是一次生离死别。”万少华告诉记者,柯城区航埠87岁的一位老人反复烂腿、锥心刺骨地痛了60多年,2014年终于忍受不住截去了右肢,现在,苦难的老人又患上胃癌……
  “我们现在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万少华身边还有很多秉持医德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医生。去年,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的另一位“最美医生”陈玮在杭州火车东站看到一位年轻人倒地,立刻跑过去跪地抢救,直到120赶到她做了简单交接后就悄然离开,网友们在网上掀起“寻找最美长发医生”的热潮。

  医者仁心新一代年轻人要铭记抗战史
  “我们没有想太多,甚至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团队可以获得衢州市的奖项,可以获得浙江省和全国的奖项。当时看了老人以后,我们觉得需要帮助他们。”采访期间,万少华多次强调,自己和团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当年日军的残暴行径而让老人们默默忍受了这么多年的痛楚,万少华团队感觉很愤慨。
  除了医治疗伤之外,万少华希望新一代的80后、90后能够关注这些老人,关注日本在中国残暴行径的这段历史。
  “我们觉得这段历史至少在我们衢州,不应该被忘记。”万少华说。
  “19位老人是日军侵华战争受害活生生的群体,”万少华说,在录制节目时有句很重要的话被漏掉了,那就是:年轻人,请加入到医疗救助的团体吧!如果十年后再加入,你可能什么都看不到了。
  “8年过去了,到现在还剩下19位老人。我们团队正在从身体、身心健康和家庭各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所以这些老人不仅身体好了,也能够融入到家庭和当地社会。”万少华感慨说道。
  2005年清明,在衢州市各界努力下,衢州细菌战纪念馆于市区罗汉井5号落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在这座砖木建筑里,我们依然能触摸到衢州最沉痛的记忆,这口井中,日军撒下大量带有病菌的麦粒、粟粒等,导致传染病大流行,5万多中国人丧命。
  万少华团队的故事已经入选进衢州市博物馆,但是博物馆用很大的篇幅呈现的是饱受日军细菌战折磨的老人的故事。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走近罗汉井和衢州市博物馆。
  “我们很有幸能够照顾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我们能够还给他们一个相对舒适的晚年,无论是身体上或精神上。”万少华说,他们的团队会坚持坚持下去,这个是团队的承诺,也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1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