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备孕二胎 要警惕患上妊娠糖尿病
2016-05-27 10:10:08 厦门晚报 何崇梅查看次数:646
随着二孩政策的推出,高龄孕产妇随之增多,我市各大医院妊娠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产科专家杨慧霞教授介绍,每10名孕妇就有一个“糖妈妈”。
妊娠期血糖增高的危害有三点:一是早孕期高血糖可引起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二是导致胎儿在宫内过度生长发育,将来容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三是婴儿一出生就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专家名片
李学军 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陈红洁 营养科主治营养医师,妊娠糖尿病饮食指导专家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
患妊娠糖尿病风险更高
门诊见闻: 37岁的张女士怀上了二胎,在她怀孕25周时,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亮起了红灯。张女士很纳闷:我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第一胎宝宝很正常,为什么这次就成为“糖妈妈”了呢?
专家说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医师李学军教授解释,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年龄超过35岁的大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他说:“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正常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高危人群病情加重或出现妊娠糖尿病。”
他提醒说:“下列三条中任何一条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1.空腹血糖≥5.1mmol/L;2.餐后1小时血糖≥ 10.0 mmol/L;3.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
约5%的“糖妈妈”
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
门诊见闻:记者在医院见到,很多准妈妈24周之后,都要“喝糖水”、测血糖,接受妊娠糖尿病的筛查。现在,越来越多的准妈妈担心过不去这道关,更担心自己一旦患糖尿病将伴随终身。
专家说法:李学军教授说:“并不是所有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束后都一定患糖尿病。妊娠期间,机体的糖代谢有其固有的特点,使一些高龄孕妇、既往有糖耐量减低者、有巨大胎儿史者及父母双方均有糖尿病史的孕妇容易得糖尿病,但妊娠结束后,这些妊娠期间固有的糖代谢特点将不复存在,所以,在妊娠结束后即分娩后6周或6周后应做糖耐量试验,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
“应该强调的是,这种妇女不管产后6周做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如何,均增加了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据统计,孕期血糖水平升高的妇女如果在产后不努力去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一般人更高,每年她们中大约5%的人会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他说。
【相关新闻】
“糖妈妈”吃水果要限制
红枣桂圆干果脯不能吃
记者 何崇梅 通讯员 李琪彬
厦门中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妊娠期糖尿病营养指导专家陈红洁说:“如果你已经是‘糖妈妈’了,食用水果就一定要严格限制。每天建议吃3到4种水果,每天总量不超过200克,等同于一个拳头大小的苹果。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红枣、桂圆干、葡萄干等果脯果干等,‘糖妈妈’是不能吃的。”
他建议,“糖妈妈”水果的补充最好在两餐之间,即早上9点到10点,下午3点到4点,晚上和睡前不建议加餐水果,而且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或以蔬菜代替。其中,番茄、黄瓜等可以不限量,“糖妈妈”饿的时候首选这两类。
陈红洁特别提醒“糖妈妈”们:“不能以喝果汁,吃果干果脯来替代水果。比如吃一个苹果需要10分钟左右,但一杯苹果汁可能需要3个苹果,一口气1分钟就喝下去了,热量超标,而且膳食纤维也流失掉了,所以我们不提倡‘糖妈妈’榨果汁喝。”
妊娠期血糖增高的危害有三点:一是早孕期高血糖可引起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二是导致胎儿在宫内过度生长发育,将来容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三是婴儿一出生就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专家名片
李学军 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陈红洁 营养科主治营养医师,妊娠糖尿病饮食指导专家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
患妊娠糖尿病风险更高
门诊见闻: 37岁的张女士怀上了二胎,在她怀孕25周时,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亮起了红灯。张女士很纳闷:我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第一胎宝宝很正常,为什么这次就成为“糖妈妈”了呢?
专家说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医师李学军教授解释,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年龄超过35岁的大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他说:“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正常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高危人群病情加重或出现妊娠糖尿病。”
他提醒说:“下列三条中任何一条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1.空腹血糖≥5.1mmol/L;2.餐后1小时血糖≥ 10.0 mmol/L;3.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
约5%的“糖妈妈”
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
门诊见闻:记者在医院见到,很多准妈妈24周之后,都要“喝糖水”、测血糖,接受妊娠糖尿病的筛查。现在,越来越多的准妈妈担心过不去这道关,更担心自己一旦患糖尿病将伴随终身。
专家说法:李学军教授说:“并不是所有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束后都一定患糖尿病。妊娠期间,机体的糖代谢有其固有的特点,使一些高龄孕妇、既往有糖耐量减低者、有巨大胎儿史者及父母双方均有糖尿病史的孕妇容易得糖尿病,但妊娠结束后,这些妊娠期间固有的糖代谢特点将不复存在,所以,在妊娠结束后即分娩后6周或6周后应做糖耐量试验,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
“应该强调的是,这种妇女不管产后6周做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如何,均增加了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据统计,孕期血糖水平升高的妇女如果在产后不努力去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一般人更高,每年她们中大约5%的人会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他说。
【相关新闻】
“糖妈妈”吃水果要限制
红枣桂圆干果脯不能吃
记者 何崇梅 通讯员 李琪彬
厦门中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妊娠期糖尿病营养指导专家陈红洁说:“如果你已经是‘糖妈妈’了,食用水果就一定要严格限制。每天建议吃3到4种水果,每天总量不超过200克,等同于一个拳头大小的苹果。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红枣、桂圆干、葡萄干等果脯果干等,‘糖妈妈’是不能吃的。”
他建议,“糖妈妈”水果的补充最好在两餐之间,即早上9点到10点,下午3点到4点,晚上和睡前不建议加餐水果,而且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或以蔬菜代替。其中,番茄、黄瓜等可以不限量,“糖妈妈”饿的时候首选这两类。
陈红洁特别提醒“糖妈妈”们:“不能以喝果汁,吃果干果脯来替代水果。比如吃一个苹果需要10分钟左右,但一杯苹果汁可能需要3个苹果,一口气1分钟就喝下去了,热量超标,而且膳食纤维也流失掉了,所以我们不提倡‘糖妈妈’榨果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