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鼓浪屿医院护士邱乡获得“最有人情味青年护士”称号

2016-05-13 10:06:13厦门晚报 戴懿 查看次数:860

  ■邱乡(右)与居民合影。
  ■为居民测量血压。
  ■邱乡在社区里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

  在5月12日护士节,本报为您讲述邱乡的故事,一个在鼓浪屿上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的普通护士。
  “邱乡,你要去哪呀!”“邱乡,天热了,你得多喝水”——还有人冷不丁塞来一瓶水。走在鼓浪屿的小道上,一路上邱乡很忙,忙着和居民们打招呼,心里暖暖的,因为她的心和鼓浪屿居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护士邱乡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工作,除了日常工作,她每个月都要走遍签约的180户居民的家,进行随访。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最有人情味青年护士”评选活动中,邱乡不仅获得了最有人情味青年护士的称号,她还被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授予“厦门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她也是我市首个获得“五四奖章”的护士。
  
  1、刚开始连针都打不进去
  老人 的血管比针头细
  她蹲在地上打1个小时
  邱乡,出生于1982年,厦门人。高考的时候填写志愿,老爸一心希望她留在厦门,便为她填报了厦门卫校(现厦门医学院)。经历4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她成了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
  然而进入工作岗位却和学习大不一样,“血管瘪了怎么打,这都是学校里没有学过的”。
  一开始连针都打不进病人的身体,邱乡经常被批评,为了尽快上手,邱乡什么活都抢着干,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上白班的时候,遇到需要点滴的,她就和同组的护士说“让我来打”。特别是遇到消瘦或者长期住院的老人,血管又细又瘪,别人不想打,她却主动要求上阵。老人用的针头比普通针头还要细,她坦言,就像绣花一样。
  她说:“再难打也得打,有时候蹲在地上打一个小时都是平常事。虽然难,但是必须得打进去,有的老人吃不下又吐,不点滴,营养跟不上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邱乡练出了一门好手艺,每每科室遇到难题,大家总会喊:“邱乡,你来!”邱乡说,“有时候连老护士都打不进的血管,我打进了,很有成就感,自信心也增加了!”
  除了打点滴,科室里要是来了新病例,护士长总会组织大家一起观摩学习,在这期间邱乡也不断提高。

  2、爱上夜班越忙越兴奋
  每抢救一个病人,都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
  邱乡给自己定了个要求:“我要提早上班,提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到,看看有没有特别的病例需要关注,这样心里有底工作起来才不会慌乱。”
  夜班只有一个护士,要抢救病人又要照顾病房里的病人,特别忙,特别辛苦。然而越是忙,邱乡越是兴奋,她爱上夜班。邱乡至今还记得独自上夜班时抢救的第一个病人。120送来了一个独居老人,因为饿了3天晕倒了,只剩下皮包骨。老人没有家属,全身臭烘烘的,是邱乡帮他换下了脏衣服,打针、抽血、抢救。当她按照医生的吩咐,有条不紊地完成一项项工作时,她特别有成就感。
  动作麻利、反应快,遇事镇定,而且越忙越镇定。值夜班的日子里,邱乡的应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说,每抢救一个病人,都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
  因为上班太累了,回到家,父母什么事都不让她干,也正是这样,爸爸总以为她很娇气,还常常提醒她不要偷懒 。邱乡说,“其实我很勤快,他就是不信。”毕竟在家中,邱乡从来报喜不报忧,再累再辛苦,她也不和父母提起,怕他们担心。

  3、敲开居民心里的“防盗门”
  刚开始入户时,也曾经遭白眼、被拒绝
  2014年,鼓浪屿医院复办,邱乡和另外两位护士从总院到鼓浪屿医院支援,然而说好的2个月时间到了,另外两位护士走了,她却留下来了,因为这里需要她。她不仅是护士,还是总代教,要指导其他护士。2015年,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健康管理师。
  2015年3月,厦门“三师共管,分级诊疗”的工作全面铺开,邱乡和同事利用休息的时间,作为第一梯队下社区到鼓浪屿居民家里入户、建档。
  一开始入户,居民们不理解,遭白眼、被拒绝,邱乡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院领导也带头下社区,也同样遭白眼,他们也是笑笑又继续干,领导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也应当放宽胸怀。”邱乡说,“回想起在总院时,时常遇到一些重病人,当时我们总是想如果他早点发现早点治疗就不会发展成这样,我觉得现在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有的居民怀疑,有的居民不听医嘱,为了打开居民的心门,她不断碰壁也不轻言放弃。林阿姨患有糖尿病,每次邱乡上门她都不愿意配合测量血糖。林阿姨说:“我以为自己没事,她们是多此一举,很烦人,甚至不愿给她开门。”然而邱乡没有放弃,她趁林阿姨的老伴在的时候再次拜访,那天林阿姨还是拒绝。当时林阿姨刚吃完早餐,测量血糖也得餐后两小时,邱乡说:“我现在去别的居民家,两个小时后我再回来给你测量。”林阿姨说:“当时我很怀疑,没想到两个小时之后,她真的气喘吁吁地赶回来了,我特别感动。”林阿姨赶紧为她倒水,还主动配合测量。“没想到血糖很高,邱乡马上告诉全科医生,带着我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血糖治疗,还帮我预约了专科医生。现在我的血糖控制得很好。”林阿姨说,她特别信任邱乡。

  4、对空巢孤老陪聊治心病
  签约居民的情况
  她全都了如指掌
  医者父母心,而邱乡确是带着一颗女儿的心,她服务的对象大多数都是老人,还有不少是空巢、孤老,他们都是邱乡的牵挂。
  在一楼大堂,邱乡看到了正好来开药的何阿姨,立刻上前询问,“最近有没有测血糖。”得到否定回答后,邱乡着急地说,“你要经常测一下,有过来就找我,我给你测,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啊!”每个签约居民的情况,邱乡都了如指掌,甚至连哪个居民经常在家,哪个居民周几外出活动的规律都十分清楚。
  在一次入户的时候,独居老人阮阿婆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而是躺在床上呻吟。邱乡立刻为她量血压、测血糖,血压、血糖都很高,她立刻报告全科医生,并给阿婆在厦门岛的女儿打电话希望能住院治疗,可是女儿说等晚上回来再看。邱乡在医生的指示下指导阿婆口服了降压和降血糖的药,直到阿婆血压血糖稳定了才离开。但是人走了心却放不下,晚上她又给阿婆的女儿打电话,得知阿婆情况稳定后还提醒她得住院治疗。几天后,阮阿婆的女儿终于带她来医院。阮阿婆出院的时候,她的女儿握着邱乡的手说,“多亏了你。”
  邱乡说,以前在总院都是在做抢救、治疗、护理,而在社区,除了治病,更多的是服务和治心的工作。陈阿姨和老伴住在鼓浪屿,女儿在外地,一年才回来一次。邱乡说:“没关系,您就把我当你的女儿,有事情就给我打电话。”陈阿姨说:“邱乡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安慰。她总是两只手握着我们的手,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陈阿姨怕事,爱着急,邱乡发现了这点,时常开导安慰陈阿姨,鼓励陈阿姨走出家门多锻炼,有时候陪陈阿姨聊天一聊就是一个小时。陈阿姨说:“每次聊完,我就安心了舒心了。如果每一个护士都像邱乡一样,我们老人过得更幸福。”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1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