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维护患者健康为己任 一份责任心温暖两代人
王挹青的白大褂一穿就是30年。在她看来,穿上白大褂,从事的便是一份终身和生命打交道的职业,以维护患者健康为己任,痛苦并快乐着。
30年前和30年后,无论医患关系发生怎样微妙的变化,王挹青说,只要医者技术高超且尊重生命、真心负责任地对待生命,就一定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可。
承载两代人的信任
一年多来,王挹青除了任职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外,还是一位临床医生,虽然行政事务很多,但她在统筹好工作的同时,仍然抽出周末的时间去医院坐诊和查房。“既然选择了白大褂,那就要风雨兼程。”王挹青如是说。
30多年来,历经了无数场和死神赛跑的“战斗”,见多了各种场面,但王挹青仍然会因为患者的一句感谢、一份信任而感到有价值,并觉得快乐。
“王教授的粉丝非常多,甚至有一家两代人都来找她看病。”熟知王教授的医生透露,王教授不仅技术高超,还微笑待人、尊重每一位患者,这让人觉得很温暖。
患者张老(化名)和她的八个孩子、九个家庭都是王教授的“忠实粉丝”。张老常年受心血管疾病的折磨,多年前找到王教授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非常大的改善。由于家庭有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史,家里8个孩子或轻或重都患有心血管疾病,十几年来,王教授几乎成了他们的“家庭医生”。现在90高龄的张老已过世,但他的孩子们还时不时来医院,到王教授的诊室,说是不看病,只是心里惦记着她,就过来看一眼。
“其实我们私底下没有任何关系,但我很感动。”被两代人信任,作为一名医生,王挹青很自豪。
知情书暗藏大学问
人们常说医生越老越吃香,这不仅仅是尊重老医生的技术,更是尊重他们处理问题的智慧。而如何在短时间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如何做一个有人情味的医生,这是王挹青经常和年轻医生探讨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十分简单的术前知情同意书,在王挹青教授看来却至关重要,也是年轻医生最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
“不是简单签字,而是逐条解释。每个人的身体不同,研究清楚了个体的差异性,就可以减少很多安全隐患。”王挹青认为,病人有知情权,只有尊重病人,病人才会尊重你。如果沟通环节没做好,导致一两个过程的小疏忽,看似问题不大,可能在日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医患矛盾。
因此,王挹青经常会指导年轻医生该如何和病患以及家属在术前做好良好充分的沟通。
除了工作中的言传身教外,生活中,王挹青也时常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最新的医疗卫生动态给年轻医生,而在每条她发送的内容下面,也总是有很多年轻医生“排队”点赞。
“医术的传承,不光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年轻人如何成长。”王挹青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也常思考年轻医务人员的成长,她认为,医院不仅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技术科研平台,更要像接力马拉松一样,助力他们冲刺。
医生好患者才满意
面对患者或家属的语言暴力、情绪宣泄,大部分医生或护士已经做到了高度的克制与冷静,但医务人员在这样的高压工作环境下,容易焦虑。
除了来自患者或家属的压力让医务人员感到“心累”外,医生在工作中也很疲惫。“一线的医生或护士,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是常态。”王挹青教授从医30多年,她熟知身为医生的痛苦和快乐、责任与使命。她告诉记者,大多数一线医务人员加班值班是家常便饭,没有正常的生活规律和睡眠规律。举例来说,一名医生值夜班后,本应次日白天休息,但他们通常不得不接着上白班,外科医生和介入医生更是如此。
面对当下社会脆弱的医患关系,王挹青教授认为,“患者喊苦,医生喊累”也已成为普遍的事实。因此,人文医院的建设需要两个满意:以“病人为中心”让患者满意,同时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患者满意是人文医院建设的目标,而医护人员满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医护人员不仅是医院的重要资源,也是承上启下、实现患者满意的关键节点,医院将医生和护士服务好了,他们对患者也将更加关爱。
名医名片
王挹青: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曾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心脏科深造,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厦门市首届医学学科与技术带头人。曾获中华医学会论文一等奖、厦门市科学进步奖多项、厦门市林巧稚精神奖、厦门市十佳青年医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现任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还是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常委、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心血管分会常委、厦门市医学会副会长、厦门心血管分会主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