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儿童专科医院今日开诊
整洁宽敞的病房,配备了先进的病床,可调节高度。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一景。“一切为了孩子”也是厦门市儿童医院的服务宗旨。
厦门市儿童医院是福建省唯一一家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填补了我市没有儿童医院的空白。
适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市委、市政府为全市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送上一份节日大礼——经过精心筹备和建设,厦门市儿童医院今天正式开业啦!
厦门市儿童医院,肩负为全市儿童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重任,承载了多少希望,凝聚了多少心血。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我市医疗水平的创新性尝试,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福建省唯一一家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的投用,填补了厦门没有儿童医院的历史空白。厦门将集全市之力,将其打造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儿童医院,切实缓解厦门市儿童“看病难”现状。
温馨提醒
厦门市儿童医院6月1日开始运营,运营初期开放综合门诊与综合病房。门诊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半到5点半。咨询电话:0592-5696161。
为整体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先进的急诊服务模式,目前市儿童医院急诊部全体医务人员正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团队式进修培训,因此目前尚不开放急诊。
厦门市儿童医院简介
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隶属厦门市卫生局,是由厦门市卫生局主管的全民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是厦门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发展目标是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海峡西岸一流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
位于厦门市岛内湖里区宜宾路92-98号,建筑面积7.3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负责管理,开设预防保健科/儿科、新生儿专业/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妇产科(门诊)/中医科(门诊)/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等专业,发展的重点科室有危重症患儿救治中心(含NICU和 PICU)、小儿呼吸内科、小儿消化内科、小儿神经内科、儿外科。医院将配备现代化医疗设备,包括磁共振、CT、彩色超声诊断仪、24小时动态脑电图、电子胃镜、腹腔镜、婴幼儿肺功能仪、化学发光仪、特定蛋白测试仪、流式细胞仪等先进诊疗设备,还配有先进的洁净手术室。
医院海纳全国儿科领域的多名专家任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科主任分别兼任厦门市儿童医院院长、科主任,并长期选派优秀的医师和护士在该院开展医疗业务。两院之间专家互访互动,开通远程会诊平台,对疑难病例及时会诊转诊,实现无缝对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系卫生部部属“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儿科学组)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现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儿科学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
医院共有43个临床医技科室,2010年以来先后有7个专科入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和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等。近10年来获国家级课题150余项,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0余篇(其中近3年来30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2项。
适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市委、市政府为全市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送上一份节日大礼——经过精心筹备和建设,厦门市儿童医院今天正式开业啦!
厦门市儿童医院,肩负为全市儿童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重任,承载了多少希望,凝聚了多少心血。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我市医疗水平的创新性尝试,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福建省唯一一家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的投用,填补了厦门没有儿童医院的历史空白。厦门将集全市之力,将其打造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儿童医院,切实缓解厦门市儿童“看病难”现状。
厦门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需要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健康医疗事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厦门市儿童医院建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亲自带队到上海,考察复旦大学所属医疗机构,并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书》,推动市校合作结下丰硕成果,为“美丽厦门”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市长刘可清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确保儿童医院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分管副市长黄强、国桂荣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各部门密切配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倾力支持……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推动,市直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市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
厦门市儿童医院由我市投建,隶属厦门市卫生局,委托国内名列前茅的顶级儿童专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管理。这种高位嫁接、整体托管的联合办院模式,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来说是第一次,对厦门而言,也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尝试,有助于快速提升我市儿科医学水平,造福一方百姓。
为了确保厦门市儿童医院顺利运营,我市针对该院的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对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厦门市儿童医院将按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要求,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按照规定设立监事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厦门市儿童医院的医生来源将主要来自三方面:领军人才面向全国招聘;骨干力量以省内招聘为主;一般员工也以省内和本地为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会在人才培养上给予大力支持。
设计理念、诊疗模式处处体现人性化
厦门市儿童医院已获福建省卫计委批准,按照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标准建设,据了解,此前我省几家儿童医院均为二级医院。按照厦门市儿童医院发展规划,2015年12月要达到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开放300张床位,设置NICU、PICU、新生儿科、小儿内科(呼吸、消化为主)、小儿外科、中医儿科等科室,并开展新生儿及儿童院际转运;2019年12月开设所有三甲儿童医院所要求的二级专业病房,建成福建省内一流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成为区域内新生儿及儿童疑难病诊治中心。
厦门市儿童医院的设计理念、诊疗模式处处体现人性化。儿科病情变化非常快,抢救早一分钟便多一分希望。市儿童医院一楼抢救室设有专门的绿色通道,救护车可直达抢救大厅,患儿被推下车后能在15秒内进入抢救室,这一模式能为急危重症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该院的服务窗口还在窗口下设有突出的平台,宽约15厘米,方便家长放包或让小孩站立,家长不用再抱着小孩拿着包包手忙脚乱地办手续了。医院还将开设专门的哺乳室,配备软的靠背椅和折叠式尿布台,方便妈妈哺乳、为宝宝换尿布。儿童医院的病房装饰充满童趣,以粉红色为主色调,走廊里贴满鲜艳明快的卡通画;病房里的洗手台比普通的洗手台要低20多厘米,方便小患儿洗手;病床周围有栏杆,可调节高度,防止孩子摔下来,病床的各个角都是圆弧形,以免孩子不小心磕碰受伤,床的两端可手动调节高度,让孩子随时处于舒服的体位。
市儿童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在吸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将时刻牢记厦门市卫生局倡导的“做有人情味医者”理念,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每个诊疗环节中,为广大儿童提供高水平、有人情味的医疗服务。
人物原声
杨叔禹(厦门市卫生局局长):
在实施“美丽厦门”发展战略中,为进一步全面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我市卫生系统正在推进“一大一小,两头抓”的策略,一头抓慢性病一体化防治,这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另一头抓儿科医疗水平提升,这主要是针对儿童健康保障。儿科医学一直是我市医疗水平发展的短板,通过与复旦大学市校战略合作,厦门市儿童医院整体委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管理,这是一次高端嫁接,是快速提升我市医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儿童医院的发展,我们将逐步引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国家级重点临床学科,并实现同步发展提升,逐步实现本市患儿“大病不出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水平的儿科临床医学服务。我们将把市儿童医院建设发展纳入深化医改的范畴,以改革谋发展,以创新求提升,为实现建设现代化、高水平、一流的儿童医院,造福广大市民群众而努力。同时,厦门市儿童医院刚刚起步,一定会有许多不足,医学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积累,希望广大市民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地关心支持厦门市儿童医院的建设发展,携手共建“美丽厦门”!
黄国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托管厦门市儿童医院,将实现三个平移,即品牌平移、管理平移和技术平移,这决定了厦门市儿童医院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厦门市儿童医院筹建期间,我们就派驻了管理团队,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从刚开业就能体现出来,以后会潜移默化成医院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一些重要的有特色的专科诊疗技术,也会逐步在厦门开展,我们会派一批专家长期驻扎厦门,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一所医院从无到有,形成品牌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会加倍努力,力争使厦门市儿童医院较快形成知名品牌,让患者走进厦门市儿童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觉就像进了同一家医院。我们计划用6年时间,也就是到2020年,让厦门市儿童医院达到省内一流、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服务厦门乃至整个福建,辐射周边省市的重要的儿科医学中心。今天医院正式开业,各方面的磨合还需要一个过程,人才的培训培养也需要时间,诊疗项目不能一下子全铺开,我们会边服务边总结,在尽可能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慎重地分步推进,造福广大患儿。
高峰论坛今日举行
在庆祝厦门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厦门市儿童医院正式开业之际,由厦门市医学会主办,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办的“首届海西儿科高峰论坛”今日在厦门召开。会议邀请海内外知名儿科专家进行精彩的专题报告,介绍国内外儿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和新技术,分享儿科医疗服务和管理经验。这将为我省儿科专业人员提供国际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对提升我省儿科医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此次论坛的主讲嘉宾包括:加拿大皇家医学院外科院士、教授刘怡持,台湾儿科理事会前任理事长、台大医院教授吴美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原院长、教授、博导宁寿葆,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桂永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教授、博导黄国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王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博士、博导周文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教授陈涵强等等。福建省儿科学会主任委员杨长仪等专家也莅临会场。
论坛主要围绕儿科疾病诊治的最新进展进行剖析,如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川崎病患儿远期心血管并发症、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病例分享及临床治疗探讨、小儿惊厥诊断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同时还将对儿科医学的发展、儿科医师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儿科学转化型科研的思考、中国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挑战与展望等。
复旦儿科名医来厦义诊
今天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将派出强大的专家阵容,在厦门市儿童医院住院部一楼医疗街联合举行大型惠民义诊。义诊专家主要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中医儿科、儿童保健科、泌尿外科、神经科的主任和著名儿科专家。
王立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儿科系,曾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OCU学习,中华医学会上海儿科呼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感染化疗学会委员。
黄剑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肺功能室负责人,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目前主持儿科医院肺功能室工作,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肺功能协作组秘书。
黄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主任、内镜室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消化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消化学组组长。
王榴慧,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
俞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儿科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儿科负责人,上海市中医性早熟特色专科负责人,上海市卫生局时毓民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
徐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儿科学会儿保学组副组长、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等。
陈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围产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新生儿学组组长。
陆毅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儿科系,主要研究领域是泌尿专科。
张林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专家,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博士,曾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癫痫研究中心参观学习。
缪瑾,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肝病感染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擅长健康宣教。现担任厦门市儿童医院护士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