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闻动态 >> 查看内容

食品安全满意率,厦门为何能大幅提升?

2018-02-08 10:07:25东南网佚名查看次数:452
  东南网2月6日(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林泽贵)厦门于2015年10月被列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到餐饮店用餐可观看后厨操作过程、经常光顾的菜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在超市扫描条码就能追溯食品的“前世今生”……这是食安创城两年多来发生的变化。
  在厦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饶满华看来,社会认可与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的根本标准。日前,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测评结果显示:创城以来,厦门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提升10个百分点,达76.2%。

  食安创城,厦门为何能让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明厨亮灶,把后厨由幕后引到台前
  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是当地除九年一贯制学校之外最大的小学。据校方摸底,该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3000余名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达92%,而由于不少家长忙于工作,60%以上的孩子只能在外就餐。
  “我们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基本在午托班‘小饭桌’或学校周边小餐饮店解决午餐,用餐安全存在隐患。”该校校长戴曙光说,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孩子们吃得安全,学校于去年暑假投入数百万元,在霞光和霞阳两个校区分别筹建了自办自管的食堂。

  这个食堂“不一般”。明厨亮灶是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多个部门出台了针对性的鼓励措施。比如,教育部门对公办学校食堂和部分民办学校直接拨付资金建设。因而,校园食堂基本都安装了明厨亮灶系统。
  “我们用手机登录APP,学校食堂内各部位的情况就能一览无余,能实时监控餐食的制作流程。”学生家长熊冬林说,学校把关严格,食堂做饭卫生,孩子吃得安全,家长都很放心。
  海沧教师进修学校附校采用的是“网络厨房”的展示形式,除此之外,餐饮服务经营者还可以结合经营实际,在用餐区安装视频显示屏,或者利用透明玻璃幕墙、隔断矮墙、参观窗口等,向消费者公开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此外,相关部门还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与第三方广告公司合作,由后者为前者免费安装设备,广告公司则可以利用非用餐时段播放广告。
  一系列措施,让餐饮服务经营者公开后厨操作流程的同时减轻经济负担,也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直播后厨情况,消费者看着安心,也会更愿意到店消费。”作为一家餐饮企业的负责人,张端旭欣然接受在候餐区加设显示屏直播后厨情况。

  餐饮服务经营者转变态度,明厨亮灶工作自然有声有色。截至去年底,厦门全市共有2.05万家餐饮服务单位实现了明厨亮灶,获证餐饮服务单位实施明厨亮灶比例超过55%,随着创城工作的推进,这个比例仍在稳步提升。

  扫码追溯,确保安全从农田到餐桌

  松柏菜市场位于思明区中心城区,去年被列为菜市场批发零售一体化追溯试点。“我们希望在不改变传统交易习惯、不增加市场交易操作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入市食用农产品的可追溯管理。”思明区市场监管局筼筜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叶喆喆说。
  如今,松柏菜市场内的经营者统一装配智能追溯秤,凭借电子秤上的摄像头,就能自动识别出菜品,交易完成自动打印购物小票,消费者凭小票上的二维码,就能在可追溯机上查看所买商品的上市凭证。
  集美区的宁宝菜市场同样为追溯试点。市场经过改造,配置了信息公示电子大屏,集中公示摊位分布、检验检测等信息。同时,各摊位设置“一店一码”信息公示牌,扫码即可查询经营主体信息和溯源信息。“这里不仅菜新鲜,产品安全也有保障。”家住宁宝花园的居民王松明说,能够快速直观查看商家和产品信息,感觉很放心。
  除了菜市场批发零售一体化追溯,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也选取元初食品、闽篮超市、麦德龙等商家,开展食品经营环节的追溯试点。这几家超市的消费小票上加印了追溯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拿出手机,打开“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扫码就可以了解到产品的生产来源、食品安全检测等情况。
  事实上,自2005年起,厦门就率先在全国探索食品安全可追溯监管模式,去年9月建成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该平台完整采集食品生产经营者原辅料购进、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和销售去向等数据信息,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环节,实现食品安全“一张网”监管。

  “这就形成了追溯链条,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就可以快速查清源头,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叶喆喆说。截至目前,已有3.59万家经营主体纳入系统监管,可实现对在厦门销售的22.38万种食品进行追溯监管。在他看来,这对消费者而言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对责任单位来说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最终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检测创新,让不合格产品无处藏身
  “我就想知道自己买的菜检测过没有。”家住思明区筼筜街道屿后北里的市民刘桂英,说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顾虑:自己购买的生鲜食品,是否安全?过去,受限于人员技术和专业设备,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快速检测频次和精确度都较有限。

  对此,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选取松柏菜市场、宁宝菜市场作为菜市场试点,闽篮超市、元初食品作为商超试点,思明筼筜所、同安大同所、湖里殿前所作为市场监管所试点,根据各自工作重点,建设三个食品安全快检实验室。
  其中,设在筼筜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实验室由筼筜街道办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配备了专业检测人员,可进行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六十多项检测。据叶喆喆介绍,该实验室去年底投用后,工作人员到农贸市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只要货品被检测出问题,我们就会启动相应措施。”他说,这相当于给辖区饮食安全筑起又一道“防火墙”。

  不久前,监管部门还在市场内试行“你点我检”服务,定期开放,市民对于存有疑虑的初级农产品,都可免费检测。
  实际上,对于检测与抽检,市场监管部门还有更多的创新探索。比如,厦门首创“互联网+监督抽检”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视频采集、云存证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初始一公里的可视化、透明化,为后期核查处置提供有效证据,也让不合格产品无处藏身。
  “统计数据显示,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厦门市食品安全抽检范围和数量均大幅提升,按常住人口测算,去年达每千人5份,是创城前抽检量的三倍。”饶满华说,去年厦门市各级各部门实施食品抽检2万批次,总合格率超过98%,不合格产品实现100%核查处置、100%信息公开。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2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