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临床研究助推厦门医疗再攀高峰
2017-01-09 09:27:09厦门日报楚燕查看次数:1083
近些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坚持“科研服务于临床”,瞄准临床难点,凝聚研究方向,致力于建设国家重点大学研究型附属医院,使临床、教学、科研均处于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在地区行业中起到树立标杆的作用。
日前,中山医院临检中心和核医学科分别获批成立“厦门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研究所”,这是继胃肠外科获批“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肿瘤研究所”后,该院再次获批的院级科研所,有利于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问题”,将推动中山医院的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诊疗水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是该院科研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作为全省首个胃肠外科,这个“元老级”科室拥有一支充满朝气活力、勇于攀登医学高峰的队伍,医生全部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他们技术精湛、眼界开阔,在胃肠外科手术和科研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依托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成立的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肿瘤研究所,是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个院级研究所,2016年获评厦门市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胃肠外科累计承担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省市科技项目,获12项专利,包括发明专利5项,其中,学科带头人蔡建春教授独创的无腹部切口自然腔道取标本左结直肠癌根治术(LA-NOSE手术)相关器械正在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SCI论文21篇;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拥有一批科研骨干精英,如“海归”的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洪雪辉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普通外科及移植外科访问学者张翼耀博士以及厦门大学医学院培养的张诗峰博士等。
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胃肠肿瘤研究所还与美国等国多个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积极吸纳创新的研究思路、成功的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年轻的科研团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已发展成为海西颇具影响力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科研与临床密切相连,服务于临床
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善于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再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提升医疗水平。
“科研要服务于临床,不是完全不相干的两条线。”作为中山医院胃肠外科科研团队最年轻的一名骨干,正朝着“临床医师科学家”努力的洪雪辉博士,在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投入十二分的热情。
他举了几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科研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患者智力低下,容貌也特殊。起初,外科医生试图通过手术帮患者改善容貌和智力,后来发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专家通过科研发现,此病因人体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导致,是一种遗传病,不是手术能治好的。此后,医学界调整该病的防治方向,重点不在于治疗,而在于预防——孕期通过产检筛查出来。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胃溃疡的。早期,医生认为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保护胃,就可以治疗胃溃疡,后来发现效果不佳。带着困惑,专家开展科研,最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溃疡密切相关,若感染了该菌,需使用抗生素才能治愈。这一科研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对胃溃疡的治疗、胃癌的预防有着革命性意义。
第三个例子与药物有关。“二甲双胍原本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现在被誉为‘神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人员偶然在一个实验中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肿瘤的糖代谢,而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越旺盛长得越快。现在,医学界常常将二甲双胍与一些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肿瘤效果更好。”洪雪辉博士说,通过科学研究,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学科神奇地联系在一起。
中山医院推崇的正是这种与临床诊疗紧密相连的科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寻找机制机理,再反过来服务于临床,帮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
深入研究胃肠肿瘤,助力肿瘤防治
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培养了一批临床医师科学家。
作为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肿瘤研究所,胃肠外科科研的主要方向是肿瘤的早期诊断、转移复发、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无论研究什么,都紧紧围绕临床展开。
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围绕临床诊疗中的实际问题,对胃癌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有的家族好几代人都得了胃癌。作为临床医师科学家,不能只满足于手术切除肿瘤,还要探寻几代人患癌背后的原因。目前,这个科研团队搜集了大量病例进行基因检测,筛出一系列可疑的基因。科学研究一旦确定某些基因与胃癌有关,可以指导胃癌的早期筛查。比如,一个胃癌病人抽血查出携带胃癌的易感基因,则要高度怀疑其下一代会得胃癌,是高风险人群,应在一定年龄后定期做胃镜等检查,如果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切除就可治愈。这一研究从远期来看,还可助力精准治疗。如果家族中有这种易感基因,从科研角度,可以研究如何干预,扭转这种基因突变,从而研发出治疗药物。
这个团队还在潜心研究胃癌的影像学检查。胃镜是筛查胃癌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不愿意做这项检查,而且胃镜一般只能在肿瘤的形态学上进行分析,至于已进展到哪一期,并不能很好地判断。胃癌的分期,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的热门。CT虽然能研究,但分辨率不及磁共振。可是,磁共振适合于检查保持不动的脏器,胃受自主神经支配,不停地蠕动。研究人员想出一个办法,用一点抑制胃蠕动的药,再通过磁共振检查获取清晰的图像。磁共振图像有助于判断胃癌是在粘膜层,还是侵犯到肌层了,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而这种明确的术前诊断,能指导医生更精准地选择手术方式,比如,偏晚期的就不适合做腹腔镜手术。
胃肠外科科研团队在临床中发现,胃癌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像西瓜往外隆起,另一种呈弥散性。临床上这两种类型的肿瘤预后很不一样,弥漫性的术后生存期短一些,也比较容易转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蔡建春教授率领的团队已经从两类患者中提取了细胞展开研究,寻找标志性的蛋白,一旦找出机理,就有望开发出新的药物进行干预,让不好的类型转变成相对较好的类型;也可用于判断预后,比如,术后这些标志性蛋白有没有减少,如果表达得高,预示着预后差,那么对他的检查、化疗方案都要调整。
在结直肠癌的研究方面,中山医院胃肠外科也做了积极的探索。比如,结直肠癌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在无氧条件下摄取糖分,比正常细胞生长得更快、生命力更强。目前,胃肠外科团队正在努力找出导致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代谢旺盛的机理,找出最关键的基因,以便进行阻断,造福患者。
【院长心声】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教授:
培养一批临床医师科学家
蔡建春
中山医院这几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201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曾对全国279家医院的科研实力展开第三方评价,福建省入围前100名的医院仅有2家,中山医院排在第73位,仅次于省协和医院(排在第70位)。2015年第三方评价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在福建省所有医院中,中山医院排名第4位,前3位均为福州的大医院。2016年,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地市级医院排名榜单上,中山医院名列全国第15位,在厦门所有医院中排名最靠前。近三年来,中山医院的各项评价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有许多亟待改进提高的地方。我们与福建省排名前3位的医院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内前3位以及美国前3位知名医院的差距更是遥远。
近年来,我们将目标锁定为建设国家重点大学一流研究型附属医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至2015年,中山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连续6年蝉联福建省医疗单位之首,今年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对三甲医院而言,临床是基础,科研是动力。我们要培养一批临床医师科学家,他们首先是优秀的临床医生,同时对疾病的原理、诊治有充分的理解和研究,不仅会看病,还要懂得总结、分析,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走出福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新的一年,全体“中山人”将坚持秉承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以创建JCI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步】
门急诊综合大楼开工建设
设计日门急诊量1万人次,设置病床430张、停车位455个
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开工建设。(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发改委、规划委、建设局、重点办、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12月30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省市重点工程,新大楼预计施工时间3年,拟于2020年投入使用。届时,每日门急诊接待量将达到上万人次,将极大地改善市民就诊环境,缓解就医难、停车难等问题。
当天,参加奠基仪式的有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安杰,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党委书记王效民、副院长牛建军、副院长乐家振以及建设主管部门、代建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奠基仪式由副院长牛建军主持。
蔡建春介绍,中山医院现有的门诊大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总建筑面积仅为6333平方米,设计日均门急诊量只有1650人次,而目前该院日均门急诊量高达1万余人次。大楼建筑已使用近30年,砖混结构的建筑陈旧,格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医院未来发展需要。新的门急诊综合大楼用地面积7400平方米,建设总建筑面积达81310平方米(其中,地下3层21510平方米、地上22层59800平方米),设计日门急诊量为1万人次,并设有普通病床430张、停车位455个,集门急诊、医技检查、手术、住院为一体。
“门急诊综合大楼不仅涉及我院整体医疗布局的调整,还关系到全部就诊流程的重新优化。”蔡建春告诉记者,新的门急诊大楼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中山医院的门急诊接待量,改善市民就诊环境,可望实现“一人一诊室”,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医院还将在各医疗建筑之间建设空中、地面连廊,实现各建筑间全天候物流、人流立体连通。同时,还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连通式医疗街,并结合我市地铁建设,方便患者直接从地铁站地下通道进入院区地下医疗街,减轻院区周围路面交通和车辆停放压力,满足医院长远发展的需要。医院还将结合院区改造,重新规划,整体提升院区绿化,将医院建成与国家重点大学一流研究型附属医院相符的环境优美、患者舒心的花园式医院。
日前,中山医院临检中心和核医学科分别获批成立“厦门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研究所”,这是继胃肠外科获批“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肿瘤研究所”后,该院再次获批的院级科研所,有利于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问题”,将推动中山医院的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诊疗水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是该院科研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作为全省首个胃肠外科,这个“元老级”科室拥有一支充满朝气活力、勇于攀登医学高峰的队伍,医生全部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他们技术精湛、眼界开阔,在胃肠外科手术和科研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依托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成立的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肿瘤研究所,是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个院级研究所,2016年获评厦门市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胃肠外科累计承担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省市科技项目,获12项专利,包括发明专利5项,其中,学科带头人蔡建春教授独创的无腹部切口自然腔道取标本左结直肠癌根治术(LA-NOSE手术)相关器械正在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SCI论文21篇;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拥有一批科研骨干精英,如“海归”的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洪雪辉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普通外科及移植外科访问学者张翼耀博士以及厦门大学医学院培养的张诗峰博士等。
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胃肠肿瘤研究所还与美国等国多个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积极吸纳创新的研究思路、成功的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年轻的科研团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已发展成为海西颇具影响力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科研与临床密切相连,服务于临床
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善于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再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提升医疗水平。
“科研要服务于临床,不是完全不相干的两条线。”作为中山医院胃肠外科科研团队最年轻的一名骨干,正朝着“临床医师科学家”努力的洪雪辉博士,在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投入十二分的热情。
他举了几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科研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患者智力低下,容貌也特殊。起初,外科医生试图通过手术帮患者改善容貌和智力,后来发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专家通过科研发现,此病因人体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导致,是一种遗传病,不是手术能治好的。此后,医学界调整该病的防治方向,重点不在于治疗,而在于预防——孕期通过产检筛查出来。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胃溃疡的。早期,医生认为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保护胃,就可以治疗胃溃疡,后来发现效果不佳。带着困惑,专家开展科研,最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溃疡密切相关,若感染了该菌,需使用抗生素才能治愈。这一科研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对胃溃疡的治疗、胃癌的预防有着革命性意义。
第三个例子与药物有关。“二甲双胍原本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现在被誉为‘神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人员偶然在一个实验中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肿瘤的糖代谢,而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越旺盛长得越快。现在,医学界常常将二甲双胍与一些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肿瘤效果更好。”洪雪辉博士说,通过科学研究,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学科神奇地联系在一起。
中山医院推崇的正是这种与临床诊疗紧密相连的科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寻找机制机理,再反过来服务于临床,帮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
深入研究胃肠肿瘤,助力肿瘤防治
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培养了一批临床医师科学家。
作为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肿瘤研究所,胃肠外科科研的主要方向是肿瘤的早期诊断、转移复发、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无论研究什么,都紧紧围绕临床展开。
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围绕临床诊疗中的实际问题,对胃癌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有的家族好几代人都得了胃癌。作为临床医师科学家,不能只满足于手术切除肿瘤,还要探寻几代人患癌背后的原因。目前,这个科研团队搜集了大量病例进行基因检测,筛出一系列可疑的基因。科学研究一旦确定某些基因与胃癌有关,可以指导胃癌的早期筛查。比如,一个胃癌病人抽血查出携带胃癌的易感基因,则要高度怀疑其下一代会得胃癌,是高风险人群,应在一定年龄后定期做胃镜等检查,如果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切除就可治愈。这一研究从远期来看,还可助力精准治疗。如果家族中有这种易感基因,从科研角度,可以研究如何干预,扭转这种基因突变,从而研发出治疗药物。
这个团队还在潜心研究胃癌的影像学检查。胃镜是筛查胃癌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不愿意做这项检查,而且胃镜一般只能在肿瘤的形态学上进行分析,至于已进展到哪一期,并不能很好地判断。胃癌的分期,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的热门。CT虽然能研究,但分辨率不及磁共振。可是,磁共振适合于检查保持不动的脏器,胃受自主神经支配,不停地蠕动。研究人员想出一个办法,用一点抑制胃蠕动的药,再通过磁共振检查获取清晰的图像。磁共振图像有助于判断胃癌是在粘膜层,还是侵犯到肌层了,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而这种明确的术前诊断,能指导医生更精准地选择手术方式,比如,偏晚期的就不适合做腹腔镜手术。
胃肠外科科研团队在临床中发现,胃癌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像西瓜往外隆起,另一种呈弥散性。临床上这两种类型的肿瘤预后很不一样,弥漫性的术后生存期短一些,也比较容易转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蔡建春教授率领的团队已经从两类患者中提取了细胞展开研究,寻找标志性的蛋白,一旦找出机理,就有望开发出新的药物进行干预,让不好的类型转变成相对较好的类型;也可用于判断预后,比如,术后这些标志性蛋白有没有减少,如果表达得高,预示着预后差,那么对他的检查、化疗方案都要调整。
在结直肠癌的研究方面,中山医院胃肠外科也做了积极的探索。比如,结直肠癌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在无氧条件下摄取糖分,比正常细胞生长得更快、生命力更强。目前,胃肠外科团队正在努力找出导致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代谢旺盛的机理,找出最关键的基因,以便进行阻断,造福患者。
【院长心声】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教授:
培养一批临床医师科学家
蔡建春
中山医院这几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201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曾对全国279家医院的科研实力展开第三方评价,福建省入围前100名的医院仅有2家,中山医院排在第73位,仅次于省协和医院(排在第70位)。2015年第三方评价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在福建省所有医院中,中山医院排名第4位,前3位均为福州的大医院。2016年,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地市级医院排名榜单上,中山医院名列全国第15位,在厦门所有医院中排名最靠前。近三年来,中山医院的各项评价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有许多亟待改进提高的地方。我们与福建省排名前3位的医院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内前3位以及美国前3位知名医院的差距更是遥远。
近年来,我们将目标锁定为建设国家重点大学一流研究型附属医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至2015年,中山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连续6年蝉联福建省医疗单位之首,今年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对三甲医院而言,临床是基础,科研是动力。我们要培养一批临床医师科学家,他们首先是优秀的临床医生,同时对疾病的原理、诊治有充分的理解和研究,不仅会看病,还要懂得总结、分析,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走出福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新的一年,全体“中山人”将坚持秉承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以创建JCI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步】
门急诊综合大楼开工建设
设计日门急诊量1万人次,设置病床430张、停车位455个
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开工建设。(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发改委、规划委、建设局、重点办、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12月30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省市重点工程,新大楼预计施工时间3年,拟于2020年投入使用。届时,每日门急诊接待量将达到上万人次,将极大地改善市民就诊环境,缓解就医难、停车难等问题。
当天,参加奠基仪式的有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安杰,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党委书记王效民、副院长牛建军、副院长乐家振以及建设主管部门、代建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奠基仪式由副院长牛建军主持。
蔡建春介绍,中山医院现有的门诊大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总建筑面积仅为6333平方米,设计日均门急诊量只有1650人次,而目前该院日均门急诊量高达1万余人次。大楼建筑已使用近30年,砖混结构的建筑陈旧,格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医院未来发展需要。新的门急诊综合大楼用地面积7400平方米,建设总建筑面积达81310平方米(其中,地下3层21510平方米、地上22层59800平方米),设计日门急诊量为1万人次,并设有普通病床430张、停车位455个,集门急诊、医技检查、手术、住院为一体。
“门急诊综合大楼不仅涉及我院整体医疗布局的调整,还关系到全部就诊流程的重新优化。”蔡建春告诉记者,新的门急诊大楼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中山医院的门急诊接待量,改善市民就诊环境,可望实现“一人一诊室”,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医院还将在各医疗建筑之间建设空中、地面连廊,实现各建筑间全天候物流、人流立体连通。同时,还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连通式医疗街,并结合我市地铁建设,方便患者直接从地铁站地下通道进入院区地下医疗街,减轻院区周围路面交通和车辆停放压力,满足医院长远发展的需要。医院还将结合院区改造,重新规划,整体提升院区绿化,将医院建成与国家重点大学一流研究型附属医院相符的环境优美、患者舒心的花园式医院。